全面了解茯苓的功效、作用与禁忌,为您解答茯苓的疑问。为您介绍茯苓的功效及禁忌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
1.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
茯苓甘淡渗利,能健脾渗湿,能渗湿而不伤正气,为利水渗湿要药。用于小便不利,水肿胀满,痰饮咳逆,呕逆,恶阻,泄泻,遗精,淋浊,惊悸,健忘等症。茯苓之利水,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,与其它直接利水渗湿药不同,它能健脾,不但能利水,还能健脾,既能行气,又能渗湿。
2.健脾和胃,宁心安神
茯苓不但能健脾,还能宁心安神,它与其它中药配伍时,能起到不同的治疗效果。常用的药物有茯苓、炙甘草、党参等,与其它具有健脾作用的药物配伍,疗效更好。
3.利水渗湿,泄浊,健脾
茯苓既能利水渗湿,又能健脾,还能渗湿,它是治疗小便不利,淋漓不尽的常用方剂。常用的药物有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车前子、肉桂等,与其他有渗湿作用的药物配伍,疗效更佳。
茯苓药性平和,善补脾气而不滋腻,为健脾利水药,适用于脾气虚弱而见食少便溏,气短咳嗽,肢倦乏力,水肿等。而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,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茯苓多糖有明显的利胆作用,能促进胆汁分泌,并能增加胃液酸度,促进胃肠蠕动,可助排除胆色素,从而降低血胆固醇。
健脾是指健脾的药物和食物的配伍。它的配伍方式是:
1、脾气虚弱者宜用参苓白术散(人参、茯苓、甘草、薏苡仁);
2、脾胃虚寒者宜用温补脾肾的药,如:附子、人参、黄芪、山萸肉、山药、莲子肉、白扁豆等;
3、气滞血瘀者宜用行气、活血、散结、化瘀之法,如: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枳壳、香附、当归、丹参、蒲黄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