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美口感,揭秘生粽子要煮多久才可以熟透的秘诀有哪些
下面为大家介绍生粽子煮多长时间。
如果是隔夜的水煮粽子,则建议水煮后焖着再煮,那样粽子和糯米都不会粘在一起。煮的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,这样可以煮的更久一些。
而如果是将买回来的生粽子,先将它放进水里煮一下,然后将水煮开之后,再把它盛出来,待稍凉之后就放进冰箱保存,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拿出来吃就可以。
煮粽子的时候,若是粽子叶包的多,还可以用糯米包住粽子叶子,煮之前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和盐,这样就能让煮好的粽子不会有粽子叶粘贴在一起的情况。
煮粽子一定要“生熟”
无论是煮粽子还是煮熟的粽子,都要讲究一个“生熟”这两个字。
煮熟的粽子要先煮“生熟”
煮粽子的时候,是先把粽子放入冷水中煮开,然后再将水煮开之后,再将水煮开,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会比较软糯。
而“熟”的粽子是不用煮的。因为粽子中都含有粽叶,在煮粽子的时候,往往是先放粽子,水开之后再放入粽子。如果是直接放入的话,很容易使得水沸腾的时间过长,让粽子变熟。
还有,煮粽子是一定要用冷水,这样才能够让粽子煮熟,而且粽子在煮的时候,会散发出一股粽叶特有的香味。
煮粽子的时间很重要
煮粽子的时间不是固定的,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习惯。
喜欢吃“肉粽”的,要煮15个小时以上。喜欢吃“糯”的,要煮20多小时以上。
喜欢吃“黏糯”的,要煮35分钟。
当然,因为用热水浸泡过的粽子比较硬,所以说,“咸粽”只要是在锅中放入足够多的水,再放入粽子,用大火煮开,换文火煮20多分钟即可。
不过,煮粽子也有讲究。如“落水粽”要在水里放些碱,煮5~6分钟捞出。“浪粽”则要在水里放点碱,煮开后再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