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的功效与主治禁忌:全面了解黄芪的药用价值与使用须知
黄芪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常用的补气中药,它的主要治疗作用就是补气健脾、益气固表,在治疗气虚乏力、便血崩漏等症状时,经常搭配生姜、红糖、大枣等一起服用,效果更佳。
但是要注意的是,服用黄芪时,还是要注意用法用量,通常是一次5-10克,每日3次,或在煎剂中加入少量红糖,趁热服用,效果更佳。
黄芪可以用来熬粥喝,也可以用来煮粥,它具有补气、益气、固表的功效,能够治疗气虚乏力、便血崩漏等症状,可以用来治疗气虚乏力、便血崩漏等症状。
但是要注意,如果在使用黄芪时,黄芪的性味比较重,不宜多食,否则会导致人体不适。黄芪除了泡水喝外,还可以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,比如党参、黄芪等。
虽然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很多,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在吃黄芪的时候,还是要注意用量,一般是一次3-5克,每日3次。如果是单独使用,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,如果盲目使用,很容易导致“反跳”的情况。
吃黄芪的禁忌
黄芪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,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,如脾胃虚寒、气滞、热毒等人群,食用黄芪容易导致身体不适,从而影响病情。
1、热毒炽盛的人群不宜服用黄芪,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,导致病情恶化。
2、热毒炽盛的人群,如糖尿病、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的人群,也不宜服用黄芪。
3、阴虚火旺的人群,如经常口干舌燥、手心发热、心烦易怒的人群,也不宜服用黄芪。
黄芪和什么搭配好
黄芪+西洋参
西洋参有滋阴降火、清咽利喉、生津益气之功效,西洋参味甘、性微寒,入心、肺、肾经,有补气养阴、清热生津的功效,两者搭配,能滋阴降火、清咽利喉,适合口干舌燥、口舌生疮、心烦易怒的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