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经典,教你一步步制作土掉渣烧饼的做法
1.面粉、水、酵母、食用碱、糖拌匀,将酵母加入面粉中,搅拌均匀,倒入温水,和成光滑的面团,盖上保鲜膜发酵至两倍大。
2.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排气,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,再把小剂子揉成圆球。
3.取一个面团,擀成长方形面皮,在面皮上抹上一层食用油,然后把面皮卷起来。
4.卷好后,用刀切成一块一块。
5.从一边卷起来,卷的比较宽一些。
6.揪成大小相等的小剂子。
7.在把剂子一个个做成中间厚,两边薄的面饼。
8.放在盘子里,用手压扁,放到烤盘里。
9.发酵好后,将面饼表面刷上一层油。
10.烤箱上下火180度,烤20分钟左右。
11.在出炉前几分钟,把烤盘放回烤盘上。
12.然后刷一层鸡蛋液,再放入烤箱。
13.烤好后立即开吃。
徽州伏天习俗。在黄山东北的地方,流行吃汤圆。所谓汤圆,是用糯米和糖做成的圆皮。
伏天吃汤圆。南方有的地方会煮水,因此吃汤圆的时间要长,有的地方吃不了。
浙江,据说这一天是夏至,传说有“无汤圆”的说法,但不知道怎么去考证。
在清朝的时候,有些地方对于夏至也十分热衷。当时,福州有一个习俗是“伏贴”,俗称“伏贴”。这习俗也是分男女都适用的,因为在夏至的时候,男女都是比较热情的。
夏至贴的,一般是老百姓会将家中小孩吃剩的新鲜的肉馅,分别放在大门口,出门时用自己的猪板油擦擦孩子的小脸或身子,从而达到驱邪的效果。
比如说小宝宝,这个时候妈妈会拿热汤面给他们吃,那就像过完桑拿浴后喝剩下的热汤面一样。
在江苏,如果天气热,吃一碗这样的热汤面,不仅可让宝宝减少体内热气,也可使体内的痰涎变稀薄,便于宝宝排泄。